近日,证监会同意了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冠新材”)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本次IPO,明冠新材拟募集资金4.10亿元,用于年产3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板扩建项目、年产1000万平方米锂电池铝塑膜扩建项目、江西省光电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扩建项目等。其中,8000万元用于建设年产8000万平方米铝塑膜生产基地。
巨大的铝塑膜市场
软包锂离子电池以其安全性能高、质量轻、厚度薄、能量密度高等优势,在3C智能数码产品、新能源电动汽车及储能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据显示,目前软包电池在3C智能数码产品领域的渗透率已经达到70%。不仅如此,有研究机构预测分析,到2030年软包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将达到45%,不难想象,未来软包电池生产企业或将成为真正的市场主角;而与此同时对铝塑膜的需求量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简称铝塑膜,是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封装材料,对锂离子电池内部材料起着保护作用,通常由多层材料通过胶粘剂复合而成。
铝塑膜是软包锂电池中最关键的、技术难度最高的材料技术,难度超过锂电池的隔膜、正极、负极、电解液等。
由于生产工艺难度较高,全球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生产企业目前主要集中于日本,主要生产厂家包括日本DNP、昭和电工等。
目前国内铝塑膜市场被日本企业垄断
铝塑膜产品由于生产工艺难度较高,全球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生产企业目前主要集中于日本,主要生产厂家包括日本DNP、昭和电工等。2017年全球铝塑膜市场中,日本DNP的市场占有率为45%,昭和电工的市场占有率为29%,两者合计达到了74%,市场优势地位明显。
近年来,随着铝塑膜国产替代需求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着手布局铝塑膜行业,涌现出明冠新材、新纶科技、紫江新材料、道明光学等一批国内铝塑膜生产企业,并逐渐在铝塑膜技术上取得进展与突破,部分国产铝塑膜的性能和可靠性也已经达到与进口产品相当的水平,实现了批量生产。
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的业务涵盖电子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光电显示材料、电子材料构件、智能模塑、科创及净化工程和个人防护七大核心业务领域。在铝塑膜业务领域,新纶科技主要采用干法工艺制备铝塑膜,产品类型以113、115μm为主。2019年度,新纶科技软包锂电池铝塑膜产能为4,200万平米,产量为1,699万平米,销量为1,339万平米,销售额为28,387万元。
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上交所上市公司紫江企业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包装铝塑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采用干法工艺制备铝塑膜,产品类型以88、113、123、152μm为主。2018年度,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6,351.80万元,净利润为2,916.04万元。
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根据应用场景及领域的不同细分为个人安全防护材料及制品、车辆安全防护材料及制品、玻璃微珠型道路安全防护材料及制品、微纳米棱镜型反光材料及制品、液晶显示用背光材料及模切组件、锂离子电池封装用材料、光电薄膜/板材、高性能离型材料等几大板块。在铝塑膜业务领域,新纶科技主要采用干法工艺制备铝塑膜,产品类型以86、113、152μm为主。2019年度,道明光学铝塑膜产能为1,50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为5,109万元。
虽然国内下游软包锂电池厂商由于在大批量导入国产铝塑膜方面尚缺乏足够的安全验证和数据分析等原因,现阶段对国产铝塑膜上仍缺乏足够的信心,但未来在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压力下,降本依旧是锂电池厂商持续面临的重要任务。随着未来国产铝塑膜技术的不断成熟,下游企业对国产铝塑膜信心的日益增强,国产铝塑膜产品有望凭借其性价比优势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实现进口替代。
铝塑膜产品崭露头角,“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一般来讲,通过技术的内生突破、引进吸收以及外延收购等,是铝塑膜国产化的主要突破途径。事实上,铝塑膜的技术壁垒很高,如果没有很扎实的技术积累,就会出现很多性能不足的问题。近年来,虽然国内一些企业开始涉足锂电池铝塑膜行业,但目前只有少数企业能批量生产,产品主要用于手机数码领域。
绝大部分国内铝塑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耐电解液和冲深不过关,此外,还存在生产产能和生产工艺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怎么保证每个批次,每个产品生产稳定性,这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明冠新材最早是做光伏背板膜起家的,光伏行业全球前20的企业几乎都是他们的客户。2010年明冠的铝塑膜业务开始立项,经过十多年的研发,明冠新材已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池用铝塑膜产品干热复合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铝塑膜产品的批量生产。
目前市场上有干法和热法两种铝塑膜工艺,干法的优点是冲深性能优异,但是耐电解液性能偏弱;热法的优点是耐电解液、耐抗水解性能较佳,但是冲深性能较差。明冠在业内独创“干热复合法工艺”结合了两种方法的优势特性,无论冲壳性还是耐腐蚀性都有明显优势,在动力电池用铝塑膜产品领域探索出了国产化替代的现实路径。
例如,在极为关键的冲深性能方面,目前国内大多数的铝塑膜厂家一般冲坑在6mm左右,国外日本的冲深在8-12mm,而明冠新材旗下明冠锂膜的干热法产品正常生产的冲深在9-10mm,这样不仅保证了产品在智能消费市场的应用,在纯电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上也可以广泛安全应用。
在耐电解液方面,明冠铝塑膜采用多层共挤流延PP、耐腐涂层以及自主研发的耐电解液改性PP粘接树脂,使电解液难以侵入到铝箔层而腐蚀铝箔,保护铝塑膜整体性,并且具有稳定的耐电解液性质。即使在耐电解液浸泡实验中测试30天,其剥离力衰减仍然较低,并保持在8N/15mm以上且不分层。
目前,明冠新材的铝塑膜产品已通过多家大型动力电池、3C 智能数码电池和储能电池厂商的产品测试。随着公司产能释放以及市场开拓力度的加强,公司生产的铝塑膜将会被越来越多电池制造商认可和使用,进一步提升公司铝塑膜产品的市场份额。
铁游夏原创首发于维科号,非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