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味精,世纪冤案

创牌者
关注

01

一个曾经世界第一的民族品牌,竟然因为一个谣言,被击垮了。

它就是当年地位堪比海天和老干妈的莲花味精。巅峰时期,它是河南“四大工业名片”之一,占据全国43.4%的市场份额,还一路高歌猛进,远销海外70多个国家。

一个企业拉动一座城。硬生生把项城从一个贫困县,带动成为周口地区最大的县级市。但就在它最顶峰的时候,却被外资盯上了。

为了抢占市场呢,他们笼络国内的专家、媒体、经销商,大肆造谣。当时,不少专家跳出来说:味精是化学合成的,吃多了会脱发,甚至致癌。

尽管莲花味精极力地宣传科普,却依然于事无补。味精有毒的谣言越传越广,莲花味精的经营也一落千丈。

2003年第一次出现了亏损,此后连续十几年都是亏多赚少。市占率从43%跌到了4.9%。所有工厂基本都亏没了。

2021年,当大家再注意到它的时候,它已经到了破产边缘,就连莲花商标都被摆上了货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在河南受灾的时候,还毫不犹豫地捐了50万现金,外加一卡车的物资。

上海疫情,它又拿出了3000多箱的口罩、面粉等应急物资。去年9月还捐了60万,助力项城的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

这样一家民族企业,究竟是如何被谣言击垮的?

02

当年的莲花味精,绝对是河南人的骄傲。

1983年刚成立时,一穷二白。但老厂长李怀清一出手就表现出非凡的魄力:不仅发动全厂员工自筹资金62万元,用来扩建厂房、招揽人才;还率先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生产设备。

建厂一年,就创造了产销400吨的成绩。随后一路狂飙。到1994年,年产量已经达到10万吨。到1997年更是以12万吨的年产量成为世界第一。

那时候,莲花味精一线员工每个月都能拿到两三百块钱的基本工资,还有动辄好几千的年终奖,巅峰期,有1/3的项城人都在莲花味精工作。

项城当年最好的四星级酒店是莲花味精盖的;就连当时项城唯一一座公园也是莲花味精出钱造的。在莲花味精的助力下,项城也在1993年完成撤县设市。真的是一个企业拉动一座城。

李怀清也因此当选全国劳模,不仅受邀进京参加国庆观礼,还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对当地老百姓来说,能进莲花味精厂工作,也是一件让全家光荣的事。

据说,90年代莲花味精开放招工指标的时候,哪怕一个指标要一万多块钱,也有不少人砸锅卖铁地往里进,1998年,莲花味精成功上市。

那时候,公司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极强。哪怕是面对金融危机和大批走私味精的双重夹击,也丝毫不惧。然而,谁能想到,这样一家行业龙头,却因为一个谣言遭受重创,从此一蹶不振。

03

被谣言毁掉的莲花味精,真的是太冤了。

当年,外资带着鸡精产品进入中国,发现根本卖不动,于是就打起了歪脑筋。

笼络国内的专家、媒体、经销商,大肆造谣说:味精是化学合成的,吃多了会脱发,甚至致癌。随着谣言越传越广,味精逐渐退出了国人的餐桌。

取而代之的是价格翻了几倍的鸡精。可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早就验证过味精是无毒的。

哪怕把莲花味精在显微镜下放大200倍,也找不出任何问题。因为它的成分只有小麦,没有任何添加剂。

相反,鸡精就是味精,加上一串添加剂做的。本质上就是味精的衍生物。就是味精,加上一串添加剂做的。只不过,很多人都被它的名字给骗了。

然而,因为这个谣言,莲花味精从此一蹶不振。2003年首次亏损。2009年卖掉了控制权,如今基本在退市和破产边缘挣扎。

当然除了谣言的冲击外,当年莲花味精的内部经营也出了很多问题。比如盲目多元化,投建服装厂、方便面厂、矿泉水厂、面粉厂、复合肥厂,结果没一个成功的。

2000年-2003年,莲花味精投入7亿元,引进新设备,研发“用小麦替代玉米作为味精原料”的新技术。结果呢,这边玉米生产线已经停工,那边小麦生产线设备都没玩明白。直接导致当年产量急剧下滑。巨亏1.5亿,引发莲花味精债务危机。

随后,政府下场,翻开了莲花味精的一本烂账:不仅债务关系错综复杂,管理上也颇为混乱:内部裙带关系,贪腐问题严重。

李怀清黯然隐退,从那以后,莲花味精几经易手都没能救活,基本成了资本玩物。

而如果没有当初那个谣言,莲花味精的命运,会不会完全不同?

THE END

       原文标题 : 莲花味精,世纪冤案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