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能光伏组件和柔性太阳能电池板领域,ETFE薄膜正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表层材料。未来,随着柔性太阳能电池技术成熟与创新,ETFE薄膜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提升。
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hylene Tetra Fluoro Ethylene)作为继聚四氟乙烯(PTFE)和聚全氟乙丙烯(FEP)之后的第三大氟树脂品种,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能。
ETFE薄膜是通过ETFE树脂颗粒熔化、挤压成型、冷却等工艺制成,是一种典型的非织物类膜材,成品以卷状供应,主要应用于建筑、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等领域。ETFE薄膜的厚度通常在50~250μm,建筑领域主要使用200μm、220μm和250μm厚度的ETFE薄膜,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等领域主要使用50、100μm、150μm厚度的ETFE薄膜。
与传统玻璃材料相比,ETFE薄膜以其轻盈的身姿、卓越的抗冲击能力和近乎完美的透光性脱颖而出。在太阳能光伏组件和柔性太阳能电池板领域,ETFE薄膜正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表层材料。未来,随着柔性太阳能电池技术成熟与创新,ETFE薄膜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提升。
ETFE薄膜的核心技术和原材料长期被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垄断。中国ETFE薄膜产业起步晚于欧美日发达国家,近年,受益于氟化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新材料发展带来的良好市场前景,中国ETFE产业逐步发展,并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ETFE薄膜和树脂的产业化。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ETFE薄膜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中国大多数ETFE树脂产品达不到ETFE薄膜生产的要求,以致国内ETFE薄膜产业配套存在短板,仍需大量进口薄膜产品,主要份额掌握在日本旭硝子株式会社、日本大金株式会社等企业手中。国内具备ETFE薄膜量产能力的企业较少,仅有日氟荣高分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嘉兴高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能够稳定出货,产业发展规模有限。
随着国产ETFE薄膜产品产能的扩大和品质的提升,我国ETFE薄膜行业将逐渐摆脱进口依赖,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价格的下降会对ETFE薄膜销售形成极大利好,ETFE薄膜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预计2025年,我国ETFE薄膜行业需求量或将超过300万平方米。
新思界产业研究人士认为,由于ETFE薄膜的原料是ETFE树脂,随着东岳集团和巨化集团ETFE树脂逐渐开始大规模供应,我国ETFE树脂的产量及品质将会有较大的提高,ETFE薄膜原料将得到充足供给。因此,发展ETFE薄膜行业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加强国内ETFE薄膜原料及生产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势在必行。
新思界产业研究院新思界致力做全面、专业的产业研究平台,建立以市场调查、行业研究、规划咨询等为核心的国内业务体系,以海外市场调查、海外公司选址与注册等为核心的海外业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国内外产业咨询服务。
原文标题 : 【聚焦】ETFE薄膜核心技术和原材料长期被日本、美国等垄断